htt.app

你的位置:htt.app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1979年越南文进勇下达指令:培养1200万军人,次年对华展开反击

发布日期:2025-04-13 13:37    点击次数:193

1978年12月底,中国军队有9个军,总兵力22.5万人集中在广西和云南的中越边境,由广西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担任总指挥,计划在两个月内完成部署,准备对越南展开自卫反击作战。

差不多在那个时候,接壤苏联和蒙古的几个军区,比如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都已进入临战准备,所有野战军也纷纷离开营区,开始进入备战状态。

这些情况显示出,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时,中央对北方的苏联和蒙古动向非常警惕。他们认为越南的战斗只是个小场面,真正的威胁还是来自北方。

实际上,在当时的越南战场,我军确实占有了明显的优势,并且最终赢得了反击作战的胜利。

不过,那时的黎笋集团心里其实是很不甘心、很不服气的。

以越南军队总参谋长文进勇为例,他就在当年签发了密令,要求加紧训练1200万名士兵,以便次年对我国发动反攻。

对越自卫反击作战

在1978年至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准备和进行期间,我国主要是关注北方的苏联和蒙古的动向。当时的判断认为,主要的威胁仍然来自北方,这也是有一定事实基础的。

早在20世纪50年代的末期,中苏两国之间就开始出现激烈的争论。

那时候,苏联想跟咱们一起搞“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其实就是想测测咱们对主权的看法,但结果被我们拒得一干二净,闹得挺不愉快的。

后来,为了对付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我国下令炮击金门和马祖。没想到,苏联又试图插手咱们的内政,想通过牺牲我国的利益来和美国搞好关系,结果自然是被我们拒绝了。

甚至在1959年,印度在我边境搞武装冲突时,我们对其进行了强烈谴责,结果苏联居然不讲道理地要求我们迁就印度。这让毛主席气得说:“谁要欺负我们,那是不行的,谁都不行。”

中苏之间的分歧此时愈发显而易见,中国在捍卫自身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态度和决心显得相当坚定。这一情况也让当时的国际舆论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下滑后,中国除了要提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小心和警觉。

其实,在70年代,中国和越南的关系本是友好的,却意外地出现了急剧恶化,这也是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的一个延续。

当时的越南执政团队——黎笋团队,试图好好利用美、中、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想在印度支那乃至整个东南亚建立起越南的主导地位。

这既是苏联为了限制中国而期待的局面,也是越南在对外关系中长期倾斜于苏联的原因所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越南在中越边境引发的一连串武装冲突,显然得到了苏联的暗示和支持。

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准备展开对越自卫反击作战,自然得考虑到防范苏联的介入。

其实,早在1978年,苏联的武器装备就一直不断地送到越南。当时的苏联老大勃列日涅夫还和黎笋签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明确支持越南进攻柬埔寨,对付中国。

1979年2月,咱们的军队正式开始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不久,越南政府发出了紧急求助,苏联当局立马报派了一个由20人组成的军事指挥顾问团,旨在协助越南人民军的作战。

这支军事指挥顾问团的成员可不简单,里面有2位中将、16位少将和2位上校,个个都是在指挥作战上有丰富经历的人物。

他们收集了越军目前的武器装备情况,涵盖了越军使用的苏式和美式装备,同时也获取了有关我军的相关信息。针对前线的紧迫形势,他们向黎笋提出了作战建议,得到了黎笋的认可。

为了保护这支顾问团,苏联方面专门从莫斯科军区空运了一个68人的通讯连。他们的到来,帮助顾问团更好地掌握战区部队的情况,确保能够稳稳地下达战斗指令。

毫无疑问,苏联顾问团的介入以及他们在苏中边界一带的大规模战略调动,对我国的军事行动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最终导致我方被迫停止前进,提前撤回部队。

咱们国家在这场战役中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越南方面的数据是,我国的损失人数达到62500名军人,还有280辆坦克和装甲车,以及118门大炮。

尽管如此,经过20多天的战斗,我军成功攻占了越南20多个城镇和战略要地,实际上已经对越南形成了震慑,顺利达成了最初设定的目标,取得了此次作战的胜利。

黎笋集团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中越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简直就像一家人一样。

越南在1975年实现南方的完全解放和全国统一,离不开我国的支持与帮助。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我国派遣部队支持越南,抗击法国和美国侵略者,为越南的胜利出了一份力。

在那个时期,出于崇高的国际主义理念,除了派兵和提供军事装备增强越南的战斗力和防卫能力外,我国还在经济上向越南支持了超过200亿美元的援助。

其中,有14亿人民币是无息贷款,其他的则都是无偿援助。

当时我国的国力并不咋地,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也很艰难,甚至还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还有那段特殊的十年。

在这种环境下,我国能够全力支持越南人民抵抗法国和美国的斗争,真的是因为我们的人民勒紧腰带,民族作出了不小的牺牲。

可见,无论是从道德、物质还是人力方面看,我国都认真履行了国际主义责任,尽力给予越南最大的支持。

当时的越南主席胡志明对我国的援助非常感激,激动得写诗来赞美中越两国的友谊,他说“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不过,胡志明去世后,接替他成为越南领导人的黎笋却显得相当忘恩负义。他的上位,给中越本来不错的关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当时,越南已经把法国殖民者和美国侵略者相继赶走,成功实现南北统一。得益于当初我国的帮助,加上美国留下的先进武器,再加上他们自己经过多次战争锤炼、训练有素的100多万军队,整体军事能力大幅提高。

黎笋觉得越南现在已经跻身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心里开始萌生了想要称霸东南亚的念头。

想要在东南亚称王称霸,老挝、泰国、柬埔寨,还有我们国家,都成了他务必要处理掉的“绊脚石”。

所以,黎笋集团对中国的挑衅不断升级,在中越边境接二连三地发起武装冲突,后来中越关系就变得紧张了。越南当时对华侨的排挤也相当严重,逼得不少华侨为了保护自己只能离开越南。

我国发起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目的就是要狠狠打击黎笋集团的嚣张气焰,彻底粉碎他们在东南亚称王称霸的狂妄梦想。

就算我国在20多天里连续攻克越南20多个城镇和战略要地,黎笋还是觉得有苏联撑腰,没打算轻易放弃他在东南亚的霸主地位,更不想在军事上就此停手。

其实啊,1979年3月,我军刚从越南撤回国没多久,黎笋那边就开始暗中策划反攻中国的行动了。

那时候,越南国防部长武元甲和总参谋长文进勇就开始积极部署行动了。

签发密令

1979年3月5日,就在我军主动撤军的那个晚上,越南国防部长武元甲以越南当局的名义,发布了全国总动员令,要求越南境内所有力量都要纳入国防武装体系。

这“一切力量”指的是所有18岁以上、45岁以下的越南男性,以及18岁以上、35岁以下的越南女性,差不多得有1200万人。

动员令要求他们“随时准备应对大规模战争”。

在武元甲发布全国总动员令后,越南军队总参谋长文进勇也发出了一道紧急指示,强调要强化对于已纳入战斗序列的1200万人进行军事训练,给他们发放武器装备,同时进一步明确“要为1980年初可能与中国爆发的新战争做好准备”。

这实际上就是黎笋集团拟定的全面侵华方案。

有资料显示,那时他们打算让越南的正规军从我方防守薄弱的地方发起攻击,以消灭我方正规军,随后再让越南北部边疆各省的武装力量来削弱我国国民的抵抗。

归根到底,这是黎笋集团企图实现军事扩张的单方面方案,在越南境内,如北越缔造者之一的黄文欢,以及越南前南方临时革命政府司法部长张如磉等人就不可能坐视黎笋集团失去理智,给越南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毕竟,黎笋集团想要全面侵华的计划,得靠其他国家的响应和支持才能成事。冷静看一下国际局势,就能明白苏联根本不可能派兵去中国。黎笋这纯粹是做梦而已。

这也促使文进勇下达密令后不久,这些人为了阻挠黎笋集团的计划,迅速把相关内部文件泄露给了法国新闻社曼谷分社。结果,在1979年5月,曼谷分社将这些信息全面对外公布。

黎笋的阴谋最终只能夭折。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凤凰网 2009年2月16日 《战斗的岁月》--苏军顾问组在1979年中越战争中

李家忠著. 印支外交亲历[M]. 2010

赵明兴. 深入解析越南政府的反华偏见 [J]. 印度支那, 1985, (04) 29-33+5.